《付鹏说·第六季》全面升级!立即订阅!典丰投资
新增专栏社群,前瞻全球大类资产交易性机会!
今年是华尔街见闻《付鹏说》年度专栏的第十个年头!
《付鹏说第六季》正式上新!第六季将会做全面升级典丰投资,在日常视频的基础上,新增付鹏老师深度文章笔记、图表解读,带你前瞻全球大类资产交易性机会。新一季付鹏说新建了专栏用户的交流群,欢迎添加小助手加入。专栏上新期间早鸟价,立减100元,立即加入>>
从全要素生产率看AI,老登眼中的“算力时代”>>本文仅限作者观点,点击上方视频收看!本期视频录制于2025年9月23日
这里的第一张图表已沿用多年,大致从 2016 年起便开始使用。因为在 2017 年、2018 年时,美股曾出现长达两三年的扩散三角形形态,当时我就运用了这张图表。该图表展示了美国全要素生产率与标普指数自二战后的关系,不过这张图表仅供参考,不能用于实际交易,因其数据具有严重的滞后性,但在研究中却颇具价值。通过研究可以发现,推动美国标普 500 指数,即推动美股的核心动力,源自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。
全要素生产率包含诸多因素,例如全球化可提高效率,资本市场改革能提升资本效率,技术进步也会带来要素的改变。整体来看,存在一个明显的节奏:大约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末、80 年代,全要素生产率处于略微停滞的阶段,美股也相应处于停滞状态;从 80 年代初期起,全球化进程、资本效率改革以及科技浪潮的推动,促使美股迎来了长达 15 年的牛市;而在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,全要素生产率又进入了一个长周期的停滞阶段,此阶段美股整体呈现出较大区间的波动状态。
鑫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